加油吧,1078萬考生
http://www.mattsalter.com2021年06月07日 09:44教育裝備網
6月7日,全國1078萬考生將走進高考考場。
高考是重大民生工程,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局部疫情突發(fā)、極端天氣來襲、河北等八省份迎來新高考首考、全國高考報名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組考工作任務繁重……2021年的高考保障,面臨著不小壓力。
為此,各地各部門采取一系列行動,確保高考平安、平穩(wěn)、有序開展!案呖几黜棞蕚涔ぷ饕讶烤途w!苯逃扛咝W生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各地各部門將全力以赴為考生做好服務保障,希望考生能夠充滿信心,以平和的心態(tài)、最好的狀態(tài)參加高考,考出佳績、實現夢想。
統(tǒng)籌考試招生和疫情防控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考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做好今年高考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5月初,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召開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高考工作的決策部署,全面動員和部署做好2021年高考工作。會議指出,要統(tǒng)籌做好考試招生和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實現“平安高考”。
隨后,一系列工作緊鑼密鼓展開。
教育部會同各地全面梳理考試管理的安全風險,全力保障考試安全,進一步完善了相關規(guī)章制度,細化工作措施,嚴格工作標準。嚴守試題試卷安全生命線,狠抓制卷、運送、保管、分發(fā)、回收等關鍵環(huán)節(jié)保密管理。各地進一步加強管理,積極采取多種檢測手段,防止各種作弊工具進入考場;采取多證核對、人機比對等措施嚴防替考。
為全面做好考試安全保障、政策宣傳、咨詢服務,教育部會同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有關部門,并聯(lián)合多家互聯(lián)網企業(yè)啟動“2021高考護航行動”,重點圍繞考試招生領域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積極為考生和家長提供權威、細致的招生政策咨詢服務。
教育部以及全國31個省(區(qū)、市)教育行政部門和招生考試機構2021年的高考舉報電話統(tǒng)一公布,廣大考生、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發(fā)現涉及2021年高考的問題線索,可立即舉報反映。
面對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的要求,教育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等部門指導各省(區(qū)、市)集中開展防疫專項檢查工作,確保考場入口體溫檢測設備、考點防疫物資準備、隔離考場及隔離設施設置等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高考前,教育部專門作出部署,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招生考試機構會同有關部門,堅持以考生為中心,加強治安出行、食宿衛(wèi)生、防暑降溫等方面的服務保障,為殘障考生等特殊困難群體提供合理便利,努力營造溫馨、舒適的考試環(huán)境。充分做好考試期間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自然災害等突發(fā)情況的應對準備工作,確保高考平穩(wěn)順利舉行。
高考前夕,廣東突發(fā)局部疫情,當地迅速采取措施,對不同區(qū)域、不同人群、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高考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盡力保證每名考生都能順利赴考。
北京市要求一線考務工作人員全部接種疫苗,并組織全體考務工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要求參與考務工作人員須持有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組織對全體考生進行考前14天健康監(jiān)測?荚嚻陂g嚴格落實入場體溫排查、考場消毒通風等防疫措施。
臨近高考,一些學生出現內心焦慮、入睡困難的現象,湖南各地還組建心理咨詢服務專家隊,緩解考生心理壓力。
天津市薊州區(qū)第四中學考點由專職心理教師“坐鎮(zhèn)”,為考生提供應急心理服務,及時疏解有需求的考生的心理壓力。
營造溫馨舒適考試環(huán)境
加強食宿衛(wèi)生、防暑降溫等方面的服務保障,為殘障考生等特殊困難群體提供合理便利……數月來,各地堅持以考生為中心,努力營造溫馨、舒適的考試環(huán)境。
早在4月,江西省興國縣多部門就組成綜合評估組,重點關注全縣殘疾考生,確定3名聽障學生可享受相應便利服務,王愷(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在準備申報材料的過程中,王愷深刻感受到了各部門的“無障礙合力”,各種綠色通道讓他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佐證材料的收集,并有專人指導他按程序辦理申報手續(xù),大大節(jié)省了他的精力。
今年高考恰逢工作日,首場考試9:00開考,考慮到早上高峰時段交通出現擁堵。青島市政府辦公廳6月6日向全市發(fā)出“關于高考期間實行錯峰上班的通知”,6月7日上午上班時間改為9:30。
今年高考,安徽合肥市區(qū)迎來重大變革——設立分考區(qū),實現高考考點的相對就近安排,不少高考生從家步行至考點僅需15分鐘?忌筛鶕䦟嶋H情況就近選擇一個相應的分考區(qū),不再需要“跨城赴考”。這一舉措引來不少考生家長的點贊。
切實維護高考安全
每年高考前夕,都是不法分子蠢蠢欲動的高峰期,他們借高考散布虛假信息,誤導考生和公眾,甚至實施詐騙。
“警惕網絡詐騙,莫購‘高考答案’”“替考代考入刑定罪,恪守誠信警鐘長鳴”“高考招生有章法,‘渠道’上學不可能”……為有效預警,教育部聯(lián)合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部門梳理匯總近年來出現的一些詐騙案例和虛假信息,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明辨網絡謠言,謹防上當受騙。
公安部門加強網上巡查執(zhí)法,對涉考謠言等危害高考安全的有害信息及時發(fā)現、快速處置,嚴防傳播擴散,嚴防形成現實危害。各地在考前集中開展清查行動,依法查處打擊線上線下組織考試作弊,非法出售、提供高考試題答案,銷售、使用無線作弊器材等違法犯罪活動,對重大涉考案件實行提級偵辦、掛牌督辦,全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考試氛圍。
各地公安機關還對考點周邊出租房屋、中小旅店、網吧等治安復雜場所全面摸排,及時化解處置可能影響考試安全的矛盾糾紛和風險苗頭。北京、上海、江西、吉林、山東等地已排查考點周邊出租房屋等治安復雜場所3.2萬家,整治考點周邊治安亂點1000余個、安全隱患804處。
(統(tǒng)稿:本報記者 高毅哲 采寫:本報記者 甘甜 孫軍 方夢宇 徐德明 見習記者 徐鵬 通訊員 黃偉 羅成 熊婕)
本報北京6月6日電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